查看原文
其他

13岁少女花父母25万元积蓄打赏网络主播,责任真的只在孩子吗?

2017-02-23 兰心 如是心灵

作者:兰心

出品:婚姻与家庭杂志(ID:hunyinyujiating99)


近日,一则“13岁少女花父母25万元积蓄打赏网络主播”的新闻吸引了众人的眼球。


家住上海的孙女士发现自己银行卡上25万元血汗钱“不翼而飞”。再三追问,13岁女儿小卞承认自己偷用家长手机,打赏给了网络男主播。每次汇款成功,小卞都会第一时间将短信删除。小卞父母都是外来务工人员,每人每月收入不到5000元…


青少年,网络主播,花光家里的全部积蓄……这些字眼让小编不禁想起了2016年12月的另一则新闻。主角是一名14岁的男孩子小明,一个多月内打赏5名游戏主播为其代玩儿某手机游戏,竟花了3.77万元,刷到卡里只剩下一毛钱的余额。而这3万多元,是他家的全部积蓄。


相似的年龄,疯狂的举动,不得不让人深思:一个未成年的孩子,为何做出了如此疯狂的举动?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心理是什么,我们又该如何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?

两代人,生活在两个世界


很多媒体在报道小明那则新闻时,都选用了同一张配图:


照片中,母子两人挤在一间简陋的屋子里,母亲坐在床边紧锁眉头,儿子低头专心玩手机。这幅画面,就是小明家庭生活的真实写照。



据媒体报道,43岁的许文永和妻子刘邦英6年前携儿子来到丽水市打工。这对夫妻吃苦耐劳,丈夫的收入用于家庭日常开销,妻子的收入则作为积蓄。为了省钱,全家人租住在一间地下室里。因为工作辛苦,他们回家后和孩子基本没有什么交流。老实的许文永夫妇怎么也想不到,儿子居然用这样的方式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。


这家人的亲子关系,从小明打赏的过程中就能看出一些端倪。近两个月的时间,小明经常打赏游戏主播,最多的一天打赏了21次,花费了2997元。这么长的时间,这么多次的“犯错”,同居一室的父母居然浑然不知。




相反,他们只是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儿子,怕儿子吃得不好,晚上给儿子加餐;再拮据,每天也要挤出20元的零花钱。甚至在打赏事件曝光后,都没舍得打孩子一下。但是,对于这样的爱,儿子未必买单。当许文永一遍遍地问儿子“你还玩不玩儿游戏”,换来的却是小明的沉默。在孩子看来,那些游戏主播才是自己的“朋友”。


据悉,在直播平台上打赏游戏主播,小明能时不时地收到主播们寄来的水杯、文化衫等。小明认为:“他们能和我联系,我就拿他们当真朋友”。小明还说,父母上班忙,根本没时间管他,他在现实中又没有太多朋友,很孤单,慢慢陷入“只有游戏才能让我快乐”的境地。


两代人,他们共处一室,却不了解彼此的世界,这是多么深的悲伤。


有的网友责备孩子,觉得他败光了父母的血汗钱就是不孝。也有人质疑,这不是简单的对与错的问题,而是一个优先权的问题,人们都是为了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在拼搏努力。


在成人的眼中,大多数人认为金钱是优先的。而在很多像小明一样的孩子眼中,快乐和受到关注才是优先的。尤其是当他们对现实处境非常不满意时,更容易被周围的诱惑吸引,于是,游戏成为了一个很大的吸金平台。

 

谁家的孩子容易被吸走


这不是第一个被游戏“骗”走父母血汗钱的案例,媒体上类似的报道屡见不鲜:


河南12岁男孩在半个月内就通过支付宝打赏主播3万余元;

成都13岁孙子3个月花光奶奶两万多元养老钱玩游戏;

父母卖菜赚辛苦钱,陕西10岁小学生却花4万元购买游戏装备;

……


几乎每隔一段时间,就有这种极端的事例被爆出,显然,这已经成了令人深思的社会问题。



这些被“骗”走钱的孩子们,有个共同点:父母疏于陪伴,情感需求不被重视。这种陪伴的缺失,导致孩子只得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弥补,网络和电子产品就成为非常便利的选择。


这些孩子充钱、打赏的行为,都是自愿的。任何自发性的事件,都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需要。比如,小明就是被“高大上”这样的标签吸引,才用父母的血汗钱来换取自我的满足。


通过QQ联系上游戏主播后,小明经常和他们讨论游戏技巧,游戏主播嘲笑他“玩儿得太差”,让小明觉得自己很low。游戏主播告诉小明,只要他打赏,就可以帮他代玩儿,保证让他的游戏人物变得“高大上”。就这么一个简单的理由,让小明心甘情愿地付出一切。



也许,小明在现实生活中,也是四处碰壁。他讨厌自己的无力和卑微,游戏里的处境简直是现实的翻版。只不过,这一次,他有机会让自己“逆袭”,他可以通过金钱来换取现实中无法得到的满足感。于是,他被虚拟世界中的假象迷惑了,甚至不能自拔。


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一种失望的投射。缺乏父母的陪伴和交流,让他们感觉不到关注和被爱,于是,这些孩子只能将内心中的渴求投射到外界,比如游戏主播,让他们来帮助自己摆平问题。孩子们购买很先进的游戏装备,都是来换取一种“自己很强大”的幻觉。


他们对于“强大”的需要,恰巧反映了他们对于弱小自我的不满,他们对于游戏主播和武器装备的依赖,只是一种现实缺失的变相满足。


除了打赏游戏主播和购买武器装备,很多孩子还会打赏主播和自己聊天。进入某个聊天室后,要不停地为主播送花、购买礼物,才有可能被“看到”、被理会。如果有机会和主播聊天,哪怕说上一句话,孩子都会非常满足。




这些孩子,在现实生活中都比较封闭,他们大多对自己的人际关系不满意,从而喜欢在聊天室寻找到自我满足。令人感到难过的是,孩子很多现实交往中的困境,也和家长的教育有关。


曾经,有一个沉浸在聊天室中无法自拔的男孩子来找我咨询,小溪(化名)从一年前开始尝试在直播平台和聊天室中找主播聊天,一年下来,花费近10万元。他知道父母赚钱不易,也对自己挥霍无度感到自责,可他控制不住自己,甚至一度因为主播不理会自己想到过自杀。


仔细了解才发现,小溪的父亲非常强势,教育方法粗暴,经常觉得儿子“没眼色”,指责儿子不会办事。百般挑剔之下,小溪发现和别人的交往变得越来越难,甚至和亲戚朋友打个招呼都要考虑半天,生怕自己没有做好,给父亲“丢脸”。


恰巧这时他接触到聊天室,之后彻底被吸引了。这里不需要太多的交往技巧,只要你打赏,就有人陪你说话,甚至专门挑一些你感兴趣的话题哄你开心。一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被满足的要求,在这里都可以实现。

 

共同成长,填补孩子心灵的黑洞


孩子每每犯错时,我们反思更多的还是父母的教育。一桩桩网络吸金事件,令我们重新思考,父母是什么?教育又应该是什么?无论环境如何改变、社会如何发展,父母最重要的责任都不会变:引导孩子适应外面的世界。


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呢?



首先,我们要满足孩子对关系的渴望。亲子关系,作为人生中第一个关系,它的质量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基础。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帮助孩子抵御外界的压力。


每一个孩子,是在与父母的互动中,知道自己是被爱和被尊重的,这之后,他们才能把这段正性的关系复制到其他的关系中,甚至在和同学发生冲突时,在其他社会关系中受挫时,他们也有信心能够调整和修复这段关系。相反,孩子的不负责任、冲动任性,都能够从亲子互动中找到根源。


其次,父母的教育必须是适度的,既不能溺爱,也不能缺爱。溺爱,就是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。自己省吃俭用,却给孩子高额零花钱;怕孩子不高兴,所以从来不对他提要求,任由他玩手机。


被溺爱长大的孩子,会形成一种错觉,那就是“我很强大”,连我的爸爸妈妈都拿我没办法。然而,这种夸大的体验必定会在学校生活中受挫,于是,孩子受挫后将愤怒转化成攻击行为,挥霍父母的钱或者沾染其他恶习。


相反,缺爱的孩子也容易被一些不良的嗜好吸引,因为无法得到父母的关注,他们往往认定自己很差劲、不被喜欢。如果外界环境能够满足他们对于关注和爱的需要,孩子会奋不顾身地去追求。


那么,怎样的爱是适度的呢?很简单,父母的爱要从孩子的真实需要出发,而不是从自己的需要出发。愿意在漫长的陪伴中搞清楚孩子的感受和思考方式,了解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,帮助他们解答困惑,引导他们自己处理问题。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家长是真的很关心、爱护自己,就已足够。



最后,家长要与孩子共同成长。如果仅仅是孩子在长大,父母原地不动,早晚会和孩子渐行渐远。可能有人会说,让不会打字、没有文化的父母去学习最新的手机应用和网银的使用是强人所难。


可是,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,家长要向孩子传递这样一种态度:外面的世界在不停变化,我们都在不断地调整自己、适应社会的发展。不会的,我可以学,学不会的,我们一起想办法。如果孩子感受到家长这样的态度,就不会一把将父母推开,而更愿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生活,在受挫时也愿意回到家中疗伤。


事实上,家庭很重要的一项功能就是抵制外界的变化,让一家人在这个过程中拥有自我保护的能力。父母的教育如果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,孩子成长的压力就会被分散和化解,也不会轻易地制造出两代人的断裂和隔阂。唯有这样,类似的事件才不会一而再地发生。



12

公布获奖名单喽

上周的此时,小婚家推出了新一轮的送书活动,奖品是小婚家的新书《只想和你过好这一生》。现在获奖名单出来啦,请以下小伙伴迅速来报名,务必将收件信息(收件人,电话,地址)完整地发给小婚家,新书马上送到手喔!小婚家在线等!


本文为原创稿件,转载请点击这里

投稿请发邮件:810739902@qq.com

商务合作请QQ:810739902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